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如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水利工程示意图。小兴根据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做的笔记中,表述准确...

如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水利工程示意图。小兴根据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做的笔记中,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 该水利工程位于黄河流域

B. 渠首工程只包括分水鱼嘴、宝瓶口两大部分

C. 该工程主要通过宝瓶口引水灌溉农田

D. 该工程主持建造者是秦朝李冰

 

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 题干中的图片是都江堰示意图。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时间的防洪灌溉工程,是世界上唯一留存并仍在使用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鱼嘴是在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飞沙堰是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上限时,多余水量从飞沙堰自行溢出,排入岷江;同时,将内江水中挟带的沙石排出,确保内江通畅。宝瓶口是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内江水流入宝瓶口后,经过不断分闸调节,形成灌溉成都平原的自流灌溉渠系统。故C项符合题意;此工程位于长江流域,故A不符合题意;此工程包括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故B不符合题意;该工程主持建造者是战国李冰,故D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应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时期出现了锄、铲、镰、耙、镢等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已能使用于垦地、翻土、开沟、整地、除草和收获等各个环节。以上材料说明(  )

A. 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

B.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运用于生产

C. 冶铁业的发展促进铁农具的推广

D. 铁农具的使用促使分封制的瓦解

 

查看答案

公元前664年,齐桓公北伐山戎以救燕。前662年,狄入侵邢,桓公伐之,邢得以转危为安。以上史实描述的是齐桓公(  )

A. 会盟诸侯的功绩 B. 攘夷的功绩

C. 训练军队的功绩 D. 尊王的功绩

 

查看答案

如下图是甲骨文的几种字形举例。(即水)、 (即山)的造字法属于(  )

A. 象形 B. 会意 C. 形声 D. 假借

 

查看答案

鼎和簋是周朝重要的青铜礼器。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以上材料最能说明周朝(  )

A. 青铜器种类多

B. 青铜器已成为日常生活用品

C. 礼乐制度完备

D. 礼器数量反映了严格等级界限

 

查看答案

至于所谓“王臣”,在名义上诸侯确是周王的臣,事实上诸侯对王室只履行简单的几项义务,大致不过按期缴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以及救济王畿内的灾患而已。上述材料描述分封制的(  )

A. 目的 B. 内容 C. 作用 D. 演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