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通过“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A. 夏朝历史 B. 商朝历史 C...

通过“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A. 夏朝历史    B. 商朝历史    C. 西周历史    D. 东周历史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的都城在殷,人们也把商朝叫做殷朝;人们把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的文字叫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所以通过“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商朝历史 ,故正确答案为B。ACD均与题意不符,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查看答案

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材料二:1927年8月,……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同年9月……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农村革命根据地……

——人教版八上教材

材料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四: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这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拔掉据点近3000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摘编自《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材料五:对这一军事行动,美国人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中,以目击者的身份写到:我阅历过多次战争,却从未见过比共产党这次和以后强渡黄河更为高明出色的军事行动。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1)材料一中“1921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哪一事件?该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8月的起义发生在哪个城市?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叫什么名称?

(3)材料三中“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5)材料四中的”这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八路军这一名称出现在那一时期?

(6)材料五中,美国人杰克•贝尔登和毛泽东两个人都生动地描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等人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又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材料中李鸿章等人于19世纪60年代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提出什么口号?

(立宪之路)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请写出推动这场变革运动的领导人物。

(共和之路)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孙中山先生将中国同盟会纲领阐发成什么思想?在该思想的指导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哪场革命?

(思想解放)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4)材料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以此为口号,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革命之路)

材料五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5)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今年是该事件爆发多少周年?

 

 

查看答案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东北民谣

(1)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发动了哪四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材料二所说的“苦难十四年”指哪一场战争?该战争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4)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举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两位英雄人物。

(5)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给你的最大感悟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