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从2009年开始,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会同中国安全生产研究院,在位于我...

从2009年开始,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会同中国安全生产研究院,在位于我国北方的某遗址第四层和第六层提取灰烬样品,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处理提纯后,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其元素构成和物质成分,结果,证明因燃烧而形成的富集的元素碳、钾和植硅体在灰烬样品中存在,证明在这个层位发生过原地燃烧(用火)行为。请判断,这一遗址位于

A. 元谋县

B. 周口店

C. 余姚县

D. 周口市

 

B 【解析】 试题从材料中的“这个层发生过原地燃烧(用火)行为”根据所学知识,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最早掌握了用火的技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歌谣“骨耜石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情况(   

A. 山顶洞人    B. 半坡居民    C. 河姆渡居民    D. 大汶口原始居民

 

查看答案

传说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一位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一毒”。他是

A. 炎帝

B. 黄帝

C. 蚩尤

D. 大禹

 

查看答案

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中发现:5个北京猿人头盖骨,近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用火遗迹,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这说明北京人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历史不能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也是两岸同胞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和衷共济、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就一定能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山精神”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先生生对台湾念兹在兹,光复祖国的宝岛是他谋求国家统一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立兴中会时,中山先生就提出“恢复台湾,巩固中华”。他曾在1900年、1913年和1918年三次到访台湾,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给深受日本殖民压迫之苦的台湾同胞以莫大的希望与鼓舞。

——新华社《实现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使命》

材料二:海峡两岸分隔已届70年。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陷入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的悲惨境地,台湾史是被外族侵占长达半个世纪。为战胜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实现国家统一,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台湾同胞在这场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台湾更是被外族侵占长达半个世纪”是指哪一场战争后签订了哪一条约造成的后果?“海峡两岸分隔已届70年”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请你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以“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谈谈你的感悟。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不得摘抄原文,不少于200字。

 

查看答案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年)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暈,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锴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毀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蠃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同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亚历克斯•沃尔夫《世界简史》

(1)材料一中,可以反映出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是什么?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基本上消灭了哪两位军阀的主力?

(2)根据材料指出日本侵略者对当时中国的形势做了怎样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到“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有哪些?

(4)根据材料三指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