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三  在洋务企业的影响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

——《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内忧”和“外患”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洋务派分别采取了何种措施?

(2)洋务派建立的新式陆军是哪一支军队?材料二的“海军”中,以哪一支舰队规模最大?指挥海军的是哪一机构?如材料二,李鸿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洋务运动有何作用?洋务运动是哪一阶级的探索活动?

(4)材料四中的图一人物是洋务派培养的杰出军事人才,他是谁?他在哪次战役中壮烈殉国?图二反映出《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采用何种方式加剧对中国的侵略?

 

 

(1)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自强:创办军事工业。求富:创办民用企业。 (2)新式洋枪队。北洋舰队。海军衙门。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专制统治。(或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仍然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3)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地主阶级。 (4)邓世昌。黄海海战。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或划分“势力范围”)。 【解析】 (1)根据“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内忧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外患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19世纪80年代,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根据材料二“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专制统治。(或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仍然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3)根据材料三“在洋务企业的影响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的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这些人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邓世昌,1894年北洋舰队与日本的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牺牲。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大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资政新篇》书影

材料三  兹因天主教并耶稣堂毁谤神圣,上欺中华君臣,下压中华黎民,神人共怒,人皆缄默。以致吾等俱练习义和神拳,保护中原,驱逐洋寇,截杀教民,以免生灵涂炭。

——《义和团告白》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该运动的领导人是谁?该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从材料一中指出该运动想要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

(2)材料二所示文件的作者是谁?他的封号是什么?

(3)义和团运动的哪一口号与材料三内容吻合?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西方列强发动了什么战争?最后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上述三则材料所体现的事件都是由哪个阶级领导的?

 

 

查看答案

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A. 陈独秀

B. 鲁迅

C. 胡适

D. 蔡元培

 

查看答案

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A. 平等、自由

B. 自由、民主

C. 民主、科学

D. 科学、民主

 

查看答案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 ④①②③

B. ③④①②

C. ④③①②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以下哪个措施不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A. 清帝必须退位

B.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C. 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D.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