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听民自便…...

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 传播民主科学观念,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B. 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

C. 传入西方思想观念,中国服饰开始近代化

D. 开始机器化生产服装,加剧崇洋媚外现象

 

B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可知,辛亥革命冲击了中国人民传统的生活习俗,开始在服饰上发生变化。A项指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C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关于传入西方思想观念的内容;D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表述也不正确。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引文中的“它”是指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个武装起义是(   )

A. 安庆起义    B. 广西起义

C. 萍浏醴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查看答案

以下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A. 章炳麟——《革命军》

B. 邹容——《猛回头》

C. 陈天华——《警世钟》

D. 兴中会机关报——《民报》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年代尺,可以拟定的历史主题是

 

A. 侵略与反抗

B. 奴隶社会的统治

C. 抗日战争

D. 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噎

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语,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

A. 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B. 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 允许列强开设工厂    D.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