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1)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1)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2)以    为中心,北抵      、南至      ?  

(3)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材料二: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4)材料二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

(5)科举制度在在当时产生了什么作用(写出一条即可)?

 

(1)隋炀帝 (2)洛阳 涿郡 余杭 (3)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4)科举制;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 (5)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唐朝科举制在当时还影响到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许多外国留学生也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任选一条)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信息“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分析可知,此河是隋朝大运河。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的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涿郡是今天的北京,余杭是今浙江杭州。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4)依据材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科举制。这种制度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 (5)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概括可知,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唐朝科举制在当时还影响到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许多外国留学生也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写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下列对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 B.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C. 中央与地方力量失去平衡 D. 唐玄宗追求享乐,朝政日趋腐败

 

查看答案

北宋设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主要目的是(  )

A. 保证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B. 避免地方官吏的贪污腐败

C. 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 D. 以期分解文臣知州的权利

 

查看答案

北宋政权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

A. 农民起义夺权 B. 外戚夺取政权 C. 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D. 大将发动兵变

 

查看答案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

A. 耶律阿保机 B. 完颜阿骨打 C. 元昊 D. 赵匡胤

 

查看答案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过五个政权,第一个政权是(  )

A. 后梁 B. 后唐 C. 后汉 D. 后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