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班开展以“一场深刻的工业化建设(1953~1957)”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

某班开展以“一场深刻的工业化建设(1953~1957)”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A. 解放西藏

B. 土地改革

C. “一五”计划

D. 三大改造

 

C 【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一场深刻的工业化建设(1953~1957)”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一五”计划。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C符合题意;1951年解放西藏,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不合题意;1950---1952年土地改革,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不合题意;三大改造与“工业化建设”无关,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0年辽宁金县经过土地改革后,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了花生和棉花。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土地改革

A.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B. 消灭了农村的贫穷落后

C. 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 使粮食生产获得了巨大丰收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之初,刘文彩是四川最大的地主,不久其田产被他的长工和其他无地农民分走,出现这一变故的历史原因是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查看答案

下面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其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种类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

13213

14369

16392

棉花

69.2

103.1

130.4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 颁布实施《中国土地法大纲》

 

查看答案

“顽强爬向火力点,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刹时,敌军正在喷吐的火舌熄灭,正在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口口口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口口口”处的烈士应是

A. 邱少云

B. 黄继光

C. 王进喜

D. 彭德怀

 

查看答案

下图最适合陈列在

A.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B.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C. 平津战役纪念馆

D. 抗美援朝纪念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