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篇: 材料一: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篇:

材料一: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上述材料反映出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些严重失误?

(2)结合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失误,谈谈启示(或教训)。

材料二、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只是乱了自己……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材料一中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于何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材料中的“反革命集团”是指什么集团?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3)1966年,粉碎四人帮。 (4)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解析】 (1)根据材料“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困难。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了失误。由此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经济发展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方针政策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组”,文化大革命开始。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文革”结束。 (4)根据材料“‘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反革命集团”是指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人的夙愿。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国家独立篇

(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图二所示中国农民的梦想最后得以实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颁布时间?

凝聚力量篇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打败美帝野心狼!

(3)中国参加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意义?

工业振兴篇

(4)为了改变上表中的状况,在经济建设上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说说这一措施实施后的意义。

制度建设篇

(5)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法治和社会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什么成就?

伟大复兴篇

(6)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梦,中国人民的梦。为了早日实现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查看答案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上行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中共中央的这一深刻反思主要是基于( )

A. 三大改造存在过急、过快的问题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农村生产力

C. “大跃进”造成三年经济严重困难    D. “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主法治建设,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查看答案

为改变河南兰考的落后面貌,他带领全县人民生产自救,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是(  )

A. 焦裕禄 B. 袁隆平 C. 邱少云 D. 邓稼先

 

查看答案

这个城市的许多地方以“铁人”命名:铁人中学、铁人小学、铁人广场、铁人大道……铁人的印记已深深地烙在这一片热土之上。“这一片热土”指的是

A. 兰考

B. 大庆

C. 武汉

D. 鞍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