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备受国内外关注的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顶层设计规划终于亮相。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

备受国内外关注的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顶层设计规划终于亮相。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3月)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主要是一个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长期规划,更多偏向于一个较为全面的蓝图,涉及到方方面面,但不会提及具体的项目。需要在未来5年、10年、2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去落实,需要跟相关的国家去沟通协商,更多是一个双向的落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时期开辟的、连接亚欧大陆的陆上通道是什么?为开辟这条通道做出重大贡献的是谁?是谁命他出使西域的?

(2)唐朝时期,中日交往盛况空前。日本先后13次派往唐朝访问、学习的使团名称是什么?中日友好交往对日本文化上产生了什么影响作用?

(3)明朝时,明成祖派谁率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他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1)丝绸之路;张骞;汉武帝. (2)遣唐使;日本仿照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 (3)郑和;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丝绸之路得以开辟。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向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最后到达欧洲.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开辟的、连接亚欧大陆的陆上通道。 (2)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中日交往盛况空前.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等。遣唐使回国后,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他们还仿照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等。 (3)依据所学可知,明朝时期,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远洋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宏观的角度来探究过去,即从长时段和跨学科两方面的视角来探究历史,远距离、大范围观察才能认清历史大脉络。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三次灾难性的战争”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第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三次大革命”是指什么?

 

 

查看答案

20176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发展经济,宣布退出保护全球气候的《巴黎协定》。吴国盛在《科学的历程》中写进:“……,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他的主要现点认为科技革命影响了(   )

A. 人类社会的生态环境    B. 世界经济的发展

C. 国家之间的关系    D. 人类生活的方便舒适

 

查看答案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一国两制构想

 

查看答案

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  )

A. 宣布无条件投降

B.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C.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D. 美国向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查看答案

今天的美国到处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与它独立时颁布的哪部文献格格不入

A. 《共产党宣言》

B. 《人权宣言》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独立宣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