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世界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之路是其中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世界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之路是其中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一个农奴的反应: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我无法呆在家里,我要到街上走走。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

——摘编自《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1)依据材料一,举出近代以来世界历史上影响“人心的改变”的两个重要史实。

(2)材料二中的“解放宣言”颁发于俄国的哪一历史事件中?为什么农奴对这份宣言怀有“喜悦”的心情?这一事件对俄国的崛起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三中日本发生的变化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用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探究:

(4)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仁人志士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不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梁启超认为”中国人自知不足“应当分为三个阶段”,根据梁启超的分期,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下表序号所代表的含义。

(5)请根据以上探究,分析中西方近代崛起的差异并概括中国近代化过程的特点。

 

(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2)1861年改革,或者农奴制改革;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明治维新 殖产兴业或者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4)政治制度洋务运动民主、科学。 (5)西方近代化是从思想到制度再到经济(技术);中国近代化是从经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中国近代化的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特点。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但丁》《伏尔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旗手;因此近代以来世界历史上影响“人心的改变”的两个重要史实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2)根据材料二中的“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解放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宣言”颁发于俄国的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期间;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使农奴对这份宣言怀有“喜悦”的心情;俄国通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根据材料三“日本改革的动力是西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发生的变化得益于实行明治维新,进行改革;明治维新在经济上殖产兴业或者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是“用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采取的措施。 (4)根据梁启超的分期,写出表格序号所代表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戊戌变法时期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②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是洋务运动;③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 (5)分析中西方近代崛起的差异并概括中国近代化过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近代化是从思想到制度再到经济(技术);中国 近代化是从经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中国近代化的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不断扩大的交往使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希望探索出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找到马可·波罗所描述的黄金、珠宝和香料之国。他曾说过:“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的一切。”他明白地说过,在追求黄金和传播宗教之间,更侧重于前者。

——《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材料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5世纪末16世纪初,世界几大文明区域连接起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急切需要开拓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它们用炮舰和廉价的商品在亚、非、拉大肆侵略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世界被列强瓜分,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

材料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或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契合了国际社会当前的这一需求。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吹响了共同体意识的号角,通过重振交流渠道和加深国家交流,建立起经济和安全的共同体,它将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摘编自《从根本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远航的根本目的及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

(3)材料三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顺应了怎样的时代需求?它的提出有何深远的意义?

 

 

查看答案

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扩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决定之所以非常复杂,就是因为它是官僚机构的改革方案。地主方案很简单,一切土地归地主。农民方案很简单,无须赎买,就得到全部土地,唯独专制制度的方案带有妥协性,错综复杂。没有政府的参加,这个方案就无法实现。……无论从哪一方面去研究1861年的改革,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是一条在所有可能向新制度发展的道路中最缓慢的道路。

——波波夫《俄国一八六一年“伟大改革”的内幕》

材料二:在明治改革年代,他们……积极认真地学习欧美的长处,实行一系列重大有效决策——坚决摧毁了幕藩封建体制,大力殖产兴业和扶植私人资本,重视开发民智和发展近代教育,……但明治年代的富强之中有隐忧、有阴影。

——齐世荣主编《日本:速兴骤亡的帝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1861年改革为什么是“一条在所有可能向新制度发展的道路中最缓慢的道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治维新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为什么说“明治年代的富强之中有隐忧、有阴影”?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当时俄国、日本推进近代化的方式有何相同之处?

 

 

查看答案

16世纪英国的文学巨匠是_____________;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巨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919年6月,协约国与同盟国签订的《___________》,将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由日本;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___________》,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查看答案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___________、西亚和___________的国际新秩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