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

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

A. 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B.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D.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推翻封建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方的对象有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取得巨大成功。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最合适的歌词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价的人物是(   )

A. 孙中山 B. 洪秀全 C. 康有为 D. 毛泽东

 

查看答案

构建和谐社会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世界现代史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不断发生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1)1991年苏联解体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趋势?()材料一中布什的话反映美国的意图是什么?

材料二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还闪耀着另一个智慧的选择——这就是区域一体化的合作。这种选择,既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有政治、安全和战略因素的考量。

(2)根据材料二,试举一个区域一体化合作的事例。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中四幅图片,概括出当今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共同问题和危机。

材料四  2009年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纽约总部召开。大会发布的《千年宣言》指出:“自由、平等、团结、容忍、尊重大自然和共同承担”是21世纪必不可少的国际关系中的基本价值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联合国的主要宗旨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我们国家应该如何应对当今的形势?

 

查看答案

世界格局,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是一种力量对比态势。九年级同学以“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主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仔细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分赃构格局)

材料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怀着分赃和称霸世界的企图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建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

——北师大新版教材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战后世界新秩序”是指什么?分别写出这一新秩序中宰割德国和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聚会定格局)

材料二  (下图)会议实际上划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使战后世界出现了两极格局,形成了雅尔塔体系

——北师大新版教材九年级下册

(2)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一个重要国际组织,请写出该组织的名称和雅尔塔体系结束的标志。

(发展看格局)

材料三  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

——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外援是什么?西欧、日本的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演变悟格局)

(4)通过世界格局三次大变动的探究,你认为决定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查看答案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是一个人类社会共同回顾历史、汲取教训、展望未来的重要年份。能否吸取上个世纪的教训,警醒世人珍惜和平,勿忘历史仍是摆在各国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一战时期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1)请写出材料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对当时世界局势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彩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虹……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二战”期同罗斯福的演讲

(2)“二战”中哪一史实能证明材料二中罗斯福的观点?

材料三  “我们已经研究并且决定了三个同盟国最后击败共同敌人的军事计划……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决定尽快同我们的盟邦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安全!”

(3)材料中的“三个同盟国”指哪些国家?

材料四  中国政府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政府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意义。

材料五  “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5)据材料五分析指出:影响国家间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6)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主要得益于苏俄的哪一项经济政策?并根据材料归纳该项政策的特点。

材料二  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

 

年份项目

1913

1928

1932

1937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摘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2)材料二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 

(3)材料三图片反映了苏联在社会主义探索中出现怎样的失误?

材料四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及其中心措施。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定国家宏观政策要注意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