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

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②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的

③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④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①是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所以①项正确;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所以②项正确;③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首先是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然后是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最后是内地全方位开放,我国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所以③项正确;④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所以④项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共一大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 南昌起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各民族平等相处,共同发展。那么,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是

A. 夏朝

B. 秦朝

C. 汉朝

D. 唐朝

 

查看答案

    1956年,中国八大召开,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8年,在社会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发生了两次重大的失误,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的损失,1961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国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举例说明文革期间的科技成就(举一例)

(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查看答案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中央决定开展土地改革,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二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此次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据材料二,图一反映了三大改造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试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重大历史意义。

(3)据材料二,图二和图三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哪两次失误?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图中,        段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实现了两千多年来农民的土地梦;        段的措施使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5)综上所述,在制定“三农问题”政策时应该注意什么或坚持什么原则?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这天北京的天气显得格外晴朗,天安门雄伟壮丽……下午3时,随着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礼炮齐鸣,全场沸腾起来。

材料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出兵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材料三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四“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中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发展状况?

(4)为了解决材料三材料四的问题,中共中央作出了什么决定?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两项成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