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的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的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 叶剑英首先拍案而起,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徐向前激愤地拍着桌子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你们这样把军队乱下去,还要不要这个支柱!”

──上述两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所说的内容出自哪部文件?该文件是哪一年制定的? 

(2)材料二中的“你们”是些什么人?他们“想干什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2)林彪、四人帮(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阴谋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 【解析】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7年2月前后,老一辈革命家在不同的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被中央“文革”小组诬为“二月逆流”。依据材料二中的内容,可以判断材料二中的“你们”指的是指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可以判断他们“想干什么”指的是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打击老干部,篡夺从中央到地方的部分权力,阴谋颠覆无产阶级政权,也就是篡党夺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

材料一:男女争登点将台,万千炉子一齐开。火花日夜无停息,赢得铁流滚滚来。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

——农民诗(1958年)

材料 二:河南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己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

——《人民日报》(1958年11月6日)

材料三:鸡公山上红旗插,水稻亩产四万八。

——《河南日报》(1985年9月9日)

(1)材料一反映出“大跃进”是以什么为中心的?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运动?

(2)材料三中水稻亩产四万多斤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大跃进”中的哪一种错误?

(3)针对这种错误引起的经济困难,我们党是如何解决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按照中央的要求,所有渡江部队,从每日黄昏开始行动,至翌晨4时停止,天亮前隐蔽完毕,不露痕迹,入夜开拔,奔赴前线。就在“联合国军”和李承晚军东西两线部队争先恐后地向中朝边境猛进的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己经埋伏在鸭绿江南岸的崇山峻岭中,准备与之进行一场特殊的较量。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从当年冬开始在华东、西南、西北等广大新解放区实行……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请回答

(1)材料一和二分别是指什么事件?结果如何?

(2)这两个事件都发生于哪一年?这两个事件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的升起向全世界宣告:雄狮已醒。从此,中国将以新的姿态屹立在全世界面前。这里的“新”包括

①社会制度的变化   

②人民社会地位的变化 

③国际地位的变化 

④国家性质的变化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124日是全国普法宣传日,那么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哪一次会议( )

A.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党的十二大

 

查看答案

1952年人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9%,其主要原因应该是

A.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B. 土地改革的进行

C. 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 D.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