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世界近代史就是大国争霸的历史。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200多年前法国崛...

    世界近代史就是大国争霸的历史。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200多年前法国崛起,试图称霸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破仑在其所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拿破仑的霸权完全是以武力为基础的。当战争把他所有的军队在西班牙、俄国、德国先后吞噬后……拿破仑的帝国崩溃了。           

﹣﹣瑟诺博斯《法国史》

问题:

①据材料一概括当时法国崛起的影响。

②据材料一、二概括200多年前法国崛起的方式。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法国称霸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100多年前世界列强林立,它们相互争斗,都欲称霸世界。为此,它们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仔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问题:

①图片一中的战争在哪两大军事集团之间进行?引发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

②据图片二、三概括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3)200多年前的法国和100前的列强都想称霸世界,它们达到目的了吗?上述世界大国争霸的历史对今天中国的崛起有什么启迪?

 

(1)①在所征服的地区推广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一些基本原则),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加速了欧洲的近代化进程。(有类似两点表述即得分) ②方式:武力征服(战争)。失败的原因:拿破仑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了各国的联合抵抗。 (2)①同盟国与协约国(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 ②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与物质损失。(有类似表述即得分) (3)没有。今天中国的崛起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有类似两点表述即得分) 【解析】 (1)①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法国在其所征服的地区推广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加速了欧洲的近代化进程。 ②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0多年前法国崛起的方式是战争。当时法国称霸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拿破仑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了各国的联合抵抗。 (2)①根据图片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战争在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之间进行,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引发这场战争的导火线。 ②根据图片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与物质损失等。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多年前的法国和100前的列强都想称霸世界,但是它们没有达到目的;世界大国争霸的历史对今天中国的崛起的启迪有:中国的崛起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探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世界篇)

材料一  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的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1)上述材料表明,在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什么政策?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世界近现代史》

(2)20世纪90年代,美国步入什么时代?这主要利益于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中国篇)

材料三(见下图)

(3)据材料三,指出图中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4)当时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的状况?

(综合篇)

(5)综上所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

    14至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热情和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达•芬奇的一幅绘画代表作品?他“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此前处于相对隔绝状态的各个地区也在这一时期走出闭塞,开始建立直接的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人类迈出材料二中“最为关键的一步”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  王权像是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 1625﹣1649在位)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后来)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依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的身上。   

——《世界近代史资料选辑》

(3)材料三中的“压迫的大树”指什么?

材料四: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迈进近代化的第一步”是指什么?是通过什么事件“迈进近代化的第一步”?这对英国“继续前进”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五:1640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这次革命不仅仅反映了英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5)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1640年英国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新型制度?对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中,日本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快速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A. 美国的大力扶持

B. 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C. 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D. 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

 

查看答案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在评述经济全球化时说:“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里的“不合理和荒唐”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  )

A. 会造成新的国际冲突,引发世界大战

B. 使发展中国家沦为发达国家的殖民地

C. 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和技术

D. 易加剧不公平国际竞争,加剧贫富分化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的结构示意图,你认为在①②两处应分别填入(  )

A. 《巴黎和约》、多极化趋势

B. 《九国公约》、全球化趋势

C. 《慕尼黑协定》、全球化趋势

D. 《九国公约》、多极化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