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进行经济建设的探索,逐步推动全体人民走向...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进行经济建设的探索,逐步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1年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权证

材料二:公私合营大生第三纺织公司股权凭证

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

材料四:许多工厂、农村、学校、机关建起小高炉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也影响其他行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在农业上,对粮食产量估计严重浮夸,各地的粮食亩产量,竞相“放卫星”,有的地方竟然虚报亩产“万斤”,甚至“十万斤”。有的报上还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哪一重要措施?该措施使得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对哪一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过程中的哪一做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根据材料三所示主要成就,说出“一五”计划中相应的基本任务。

(4)材料四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出现的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1)实行土地改革;由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3)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 (4)大跃进;①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②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③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时间1951年并结合所学知识,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三亿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可知图1所有权证是土地改革运动的产物,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因此土地改革的实质是由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根据材料二“公私合营”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行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如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等。这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4)根据材料四“各地的粮食亩产量,竞相“放卫星”,有的地方竟然虚报亩产万斤,甚至十万斤。有的报上还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由于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查看答案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 毛泽东批评“四人帮”

 

查看答案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和迫害致死

B. 老革命家的抗争被污蔑为“二月逆流”

C. 彭德怀被定为“反革命”

D. 邓小平被诬陷为“四五”运动的总后台

 

查看答案

如图,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支撑共和国大厦的根基和砥柱。观察下列人物图,其中成为全国人民楷模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A.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大跃进”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