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下图是一幅题为“农民从土地上爬起来了”的漫画。 材料二:1952年,甘肃...

材料一:下图是一幅题为“农民从土地上爬起来了”的漫画。

材料二:1952年,甘肃天水地区粮食总产量达到5、1亿公斤。较为1949年增长9384.5万多公斤,增长22.5%。人均产粮1949年的223.8公斤增加到1952年的254.96公斤,增长30.8%。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农民能够“从土地上爬起来”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该依据主要内容有哪些?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说明土地改革之后,粮食人均产粮迅速提高。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农民能够“从土地上爬起来”反映的是土地改革。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为土地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依据材料信息“1952年,甘肃天水地区粮食总产量达到5、1亿公斤。较为1949年增长9384.5万多公斤,增长22.5%。人均产粮1949年的223.8公斤增加到1952年的254.96公斤,增长30.8%”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土地改革之后,粮食人均产粮迅速提高。 (3)依据所学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夸过鸭绿江……

材料二: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什么大事?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国鸭绿江的司令员是谁?

(2)材料二中“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说明中国志愿军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这对于我国有何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两弹功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 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共同体现出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A.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 保家卫国,不怕牺牲

C. 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D.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查看答案

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现文革期间(  )

A. 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B.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 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D. 文化事业遭到了严重摧残

 

查看答案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A. 赎买政策 B. 实行股份制 C. 廉价收购 D. 无偿没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