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 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 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 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 重用有才能的人

 

B 【解析】 我们肯定某一历史人物主要是看该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方向,武则天主要功绩是其执政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查看答案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B. 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 创设了科举制度 D. 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查看答案

材料论述题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针对这个问题,某班同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下面请你跟着他们一起来研究下面一些问题:

(落后挨打)

(1)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近代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顽强抗争)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对外敌入侵,顽强不屈,奋勇抗争。请列举1839——1901年期间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两件史实。说一说当时中国反对西方列强的斗争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救亡图存)

(3)如下图,为了改变中国落后和挨打的局面,中国的先进人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进行近代化的探索,依据下述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反思国殇)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这些运动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賠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无不戏谑的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統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一张鸣《辛亥:摇亮的中国》材料三:

 

陈独秀

1901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蔡元培

1902年赴日本考察

1908年进入德国莱比锡大学

胡适

1910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

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浴经济学

鲁迅

1902年留学日本

 

 

(1)根据材料一,轮船招商局是近代哪一次运动的实践?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表格中人物是哪一运动的领袖?成为领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三则材料体现了近代社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又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会战持续三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部署约100万人参加武汉保卫战,彻底破灭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材料二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组织各方力量,采取各种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

材料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场及时间表

 

名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

1945年9月2日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材料四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胜利。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币值计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多亿美元……

(1)材料一中“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阅读材料一、二,归纳国民党军队与共产党军队在对日作战的区域及方式上有何不同?

(3)通过材料三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

(4)依据材料四,归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