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援引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

(3)材料三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他的主张后来在哪个国家实现?

 

 

(1) 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 如何治理国家 (2)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重视严刑重罚 (重视法律、法治)、秦国 【解析】 试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是: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是:如何治理国家;如何为人民谋求福利,促进社会的发展。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仁;仁政是一种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代表孟子从孔子的“仁学”继承发展而来。是孟子学说中的“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等政治理想之一。"仁政"这种儒家思想在它诞生之后的很多个朝代中都作为统治者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宣扬“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理论。在当代的哲学研究中,这种思想还是具有先进性,时代性。援引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三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重视严刑重罚;他的主张后来在秦国实现;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立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都起了重要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材料二: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国势日趋强盛。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哪位国君任用他进行了变法?

(2)如果你生活在战国时期,要想获得爵位或土地,你应该怎么做?

(3)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这次变法的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秦朝统一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什么字体(  )

A. 隶书    B. 大篆    C. 小篆    D. 楷书

 

查看答案

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用于监督官员的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刺史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

A. 因材施教    B. 温故知新

C. 有教无类    D. 仁者爱人

 

查看答案

老子的学说记录在下列哪部著作中?(  )

A. 《论语》    B. 《道德经》    C. 《春秋》    D. 《诗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