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编写体例是( ) A. 纪传体 B. ...

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编写体例是(  )

A. 纪传体 B. 编年体 C. 纪事本末体 D. 国别体

 

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的内容与《资治通鉴》体例不符合,排除;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隋唐时期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①三省六部制   

②科举制   

③交子   

④雕版印刷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上述反映了丝绸之路的(  )

A. 背景 B. 内容 C. 时间 D. 作用

 

查看答案

如你生活在秦朝,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

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

③我和朋友一起学习儒家经典《论语》

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拜孔子为师。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 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

A. 老子 B. 庄子 C. 孔子 D. 韩非子

 

查看答案

全球化是客观事实。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从1500年前后开始……第二次从19世纪初到一战前……。请写出第一次浪潮开始的史实依据;以交通工具为例,举出推动第二次浪潮形成的两个重大发明。

(2)阅读下列关于第三次浪潮的材料:

请回答:据材料,指出第三次浪潮形成的根本动力、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3)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

请回答: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据材料,指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