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如下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旧唐书·吐蕃传》

(1)材料一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它表明了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3)材料三中,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有何重要意义?

 

(1)汉族;少数民族。开明、友好、平等的民族政策。 (2)和亲和会盟。藏族。 (3)促进了汉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的“中华”指的是汉族;“夷狄”指的是少数民族;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友好、平等的民族政策。 (2)第一问依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和亲和会盟;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吐蕃是我国藏族的祖先; (3)依据所学可知,唐与吐蕃“和同一家”促进了汉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摭言》

材料三: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材料一中“国家取士”主要通过什么选官制度?它的正式诞生与哪位皇帝直接有关?

(2)从材料二看,这种制度获益最大的是谁?后来,武则天为大力发展该制度,创立了什么制度?

(3)据材料四分析,科举考试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定元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开皇九年隋朝渡江南下,陈后主贪图享乐,怯懦无能……隋军很快攻下建康,陈朝灭亡……隋文帝统治期间,隋朝政府修建了许多粮仓……他临终时,天下仓库的积储可供全国五六十年正常使用。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开皇九年”指的是哪一年?这一年,“隋军攻下建康,陈朝灭亡”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二是我国隋朝大运河的示意图。请写出图中的这四个字母所表示的城市。

A._____ B._____

C._____ D._____

(3)材料二这个水利工程的开通有什么重大意义?

 

查看答案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

①听魏征的故事 

②读李白的诗 

③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④读《资治通鉴》 

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 玄奘西行 B. 鉴真东渡 C. 文成公主入藏 D. 遣唐使到来

 

查看答案

歌手河图在《不见长安》中唱到:“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下列属于曾经发生在长安城的“悲”的是(    )

A. 盘庚迁殷 B. 开元盛世 C. 安史之乱 D. 黄巾起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