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盛典?诗歌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

(2)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出自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1)盛典:开国大典。巨人:毛泽东 (2)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国人民志愿军。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和平,卫祖国)。 结果: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法律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依据:土地改革。 摧毁的制度:封建土地制度。 (5)主题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因此,材料反映的盛典是:开国大典。诗歌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毛泽东。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在彭德怀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渡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由于中朝人民的浴血奋战,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 我国的国际地位。因此,“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和平,卫祖国)。其结果是: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同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得到了土地,真正获得了解放。因此材料三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成为土地改革依据。土地改革摧毁的制度是:封建土地制度。 (5)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题干三则材料反映的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6-196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的特征

A. 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 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先进人物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 无私奉献

B. 廉政为民

C. 刻苦钻研

D. 居安思危

 

查看答案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其错误的共同点是

A. 对党内问题性质作出错误判断

B. 严重的“左”的错误

C. 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D.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查看答案

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差距拉大的最重要原因是

A. 帝国主义的封锁

B. “大跃进”的影响

C. 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D. “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查看答案

根据我国形势的新变化,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一“新变化”是指

A. 祖国大陆获得空前统一

B.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已完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