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

(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

                                    ——北师大版教材

材料二  1888-1894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这些钱,如果用来购买定远这样的铁甲舰,可以买十一艘……

                                   ——戚其章《北洋舰队》

材料三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

                                   ——北师大版教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1分)

(3)请举出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役各一例。(2分)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重大历史意义?(3分)

 

(1)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3分) (2)清政府腐朽无能。(1分) (3)国民党:台儿庄战役;共产党:百团大战。(2分) (4)根本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或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重大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3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中日战争,(1)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判断出是甲午中日战争,然后根据课本作答(2)材料二中展现的慈禧挪用资金的事件表现的是政府的腐败(3)考查抗日战争中的战争,根据课本即可写出(4)考查抗战胜利的原因及意义,课本上都有明确表述,本题难度适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我国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文艺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气势恢弘的伟大工程。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我相信,只要13亿多中国人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创造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8.3.20)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对统治者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他对理想社会的设计有何特点?而在治国实践中,统治者逐步执行怎样的治国思想?

(2)说说材料中的科技成果在宋元时期有何创新之处(举一例)?四大发明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试举一例来论证。

(3)楚辞、汉赋不仅是中国人民创作的伟大文艺作品,也成为开启湖湘文化的源头。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湖湘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哪项措施直接推动唐诗不断繁荣?宋词的兴盛适应了哪个阶层不断壮大的需要?

(4)“孟姜女哭长城”控诉了谁的暴政?其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哪个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类?综上所述,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人民的核心精神。

 

 

查看答案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中写道:“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下列不属于“世界贸易组织”宗旨的是(  )

A.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B. 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

C. 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

D. 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查看答案

列宁说:“在战争结束后,俄国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国家建设里面去。俄国慢慢‘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列宁提到的政策是(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工业化政策

 

查看答案

史学家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胜利。以下中国参与的行动能体现为建立和维护“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的有

①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②雅尔塔会议 ③开罗会议 ④赴缅远征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科学无国界,科学无时限。20世纪初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提出了相对论,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20世纪60年代另一位物理学家根据相对论,主持形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这两位物理学家分别是

A. 牛顿和袁隆平

B. 牛顿和邓稼先

C. 爱因斯坦和袁隆平

D. 爱因斯坦和邓稼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