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各国变化,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各国变化,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1898年9月

 

 

学良等涕泣进谏,屡遭重斥……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有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1936年12月

 

 

 

(1)请分别指出材料中两位历史人物的抉择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从上述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人,说明他们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抉择。

(3)纵览历史,在民族危急关头,从来不乏殉难守节之士。请列举河南近代以身许国,慷慨赴死的英烈一位。

 

(1)戊戌变法;西安事变。 (2)谭嗣同: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因此,他选择慷慨赴死以唤醒国人。张学良:继“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后,日本又将侵略魔爪伸向了华北,欲使“华北独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因此,他发动西安事变,以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彭雪枫、杨靖宇等符合题意的人物均可。 【解析】 (1)结合材料中“请自嗣同始”“1898年9月”“学良等涕泣进谏”“1936年12月”,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这两个从物分别是谭嗣同、张学良,他们因为戊戌变法、西安事变而表现的意志坚决。 (2)依据所学可知,谭嗣同、张学良都是为了国家民族利益奔走呼号的仁人志士。谭嗣同:19世纪末,特别是《马关条约》的签订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为首的维新人士领导了戊戌变法以救亡图存,但顽固势力太强大了,又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因此,他选择慷慨赴死以唤醒国人。 张学良:继“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后,日本又将侵略魔爪伸向了华北,欲使“华北独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鼓舞下,他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以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纵览历史,在民族危急关头,从来不乏殉难守节之士。结合河南的乡土历史,可以列举彭雪枫、杨靖宇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明确提出铁路乃自强根本,是修筑铁路的积极主张者。19世纪70年代,他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曾拜调过恭亲王(奕诉),向他说明修筑铁路的好处,他也深以为然,但却说没有人敢牵头主持修路事宜。我又恳请他向两宫皇太后(慈安、慈禧)慕明,他说她们受到的压力很大,也不能决定是否该支持修筑铁路,自此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主革命俱已完成,遂积极倡导铁路建设。他曾说:“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修筑铁路,实为目前惟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他提出了修筑10万英里(约16万公里)铁路的宏图伟略,但整个民国时期不过勉强修筑了区区1万余公里。

——摘编自岳麓书社《经济成长历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主张修筑铁路的目的。概括材料一反映的时代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铁路作用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宏图伟略”在民国时期难以实现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列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取得的共同原因是(             )

A. 非洲国家的大力支持    B. 日本谋求改善中日关系

C. 美国改变对华政策    D.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查看答案

中共十九大报告确定,继续“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港澳回归后繁荣发展说明

A. 社会主义道路适合香港和澳门

B. “一国两制”政策的普遍性

C. “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

D. 完全自治调动了香港、澳门人民的积极性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省风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1980年粮食产量为5.02亿公斤,第二年为6.70亿公斤,第三年达到7.15亿公斤,其主要原因在于

A.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开展

C.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形成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查看答案

“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A.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 保家卫国,英雄主义

C. 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D. 解放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