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科技的发明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世纪...

科技的发明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世纪至13世纪,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四大发明是其典型代表。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中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三大发明在这一时期取得突破性发展并广泛传播于世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1)用所学知识说明“宋元时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三大发明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任意举一项科技成果阐述)哪位湘籍科学家对古代四大发明作出过什么重大贡献?

材料二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统计

(2)阅读材料二中的表格,请说明中国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材料三  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提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的论断,是因为他如此明智地选择的三大发明都起源于中国。然而,同其在西方的爆炸性影响比较起来,这三大发明对中国却没有什么影响。中国的文明根深蒂固,中国的帝国组织渗透甚广,决不允许这些发明破坏传统的制度与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为什么“这三大发明对中国却没有什么影响”?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1)①印刷术: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北宋开始应用于航海,南宋广泛应用于航海;火药: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任答-项)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2)由遥遥领先到开始逐渐落伍。 (3)中国的文明根深蒂固.中国的帝国组织渗透甚广。 (4)科学技术是第-生产力;要坚持科教兴国;青少年应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做用。战国时期,制成了“司南”。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南宋广泛应用于航海。后来传播到了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2)根据材料中所给数字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500年,我国的科技在世界上遥遥领先。1501-1840年,我国由领先地位逐渐变为了落伍。 (3)根据材料“中国的文明根深蒂固,中国的帝国组织渗透甚广,决不允许这些发明破坏传统的制度与习俗。”可知这三大发明对中国却没有什么影响是因为中国的文明根深蒂固.中国的帝国组织渗透甚广。 (4)根据对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古代我国科技发达,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由此带来的认识是科学技术是第-生产力;要坚持科教兴国;青少年应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③ B. ①④②③ C. ③②①④ D. 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B. 东汉医学家华佗被尊称为“医圣”

C.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D. 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查看答案

下边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

A. 中书省 B. 内阁 C. 军机处 D. 礼部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认为,裁撤中书省等,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皇帝既为国家元首,又为行政首脑。”该学者评价的是(     )

A. 秦始皇创立皇帝制 B.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 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查看答案

(题文)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

A. 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 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