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列作品中直接反映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 A. “我的家在东北松...

下列作品中直接反映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

A.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 “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 “三军过后尽开颜”

 

B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了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放低。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B项符合题意;“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首《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流离失所。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A项不合题意;“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反映的长江流域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屠杀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C项不合题意;“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红军长征的胜利,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宣告长征的胜利。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C.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当时朝政日益腐败,边疆形势紧张

B. 叛乱发动时的统治者是唐肃宗

C. “安史”指的是安禄山、史思明

D. 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查看答案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厦。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这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东巡所作琅琊石刻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表达的信息是(    )

A. 统一度量衡    B. 统一思想

C. 统一文字    D. 统一六国

 

查看答案

科学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引领崭新的时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哪一年?

(2)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要求完整表述)

(3)如下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说说图中所示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

(4)1949年的哪一事件向世界宣告中国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5)我国在1978年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什么?1979年,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言:“广东临近港澳,华侨众多,应充分利用这个条件,对外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这方面,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让广东先走一步”具体表现为1980年的哪一重大决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6年2﹣7月,德军向法国不断发起猛烈进攻,一排排重型炮弹落在法国阵地上,顿时硝烟弥漫、气浪冲天。德军炮火摧毁了战壕烧光了森林,消平了山头此战役造成双方共70多万人的伤亡。

材料二:1944年,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向德军发动了猛烈攻击。盟军很快究破了德军的顽强抵抗,登上了欧洲大陆,一个个被法西斯占领的欧洲国家得到了解放。

材料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讲话

材料四:美苏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他们曾经一度成为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了他们争霸的痕迹。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一战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其海外殖民地中的中国山东权益由哪个国家继承?这样错误的抉择引发了中国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描述的是二战中的哪场战役?哪场战役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3)材料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间最早”,中国人民从1931年开始了局部抗战,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持续时间最长”,中国的抗日战争经过了多少年?请你写出一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4)材料四叙述的美苏同仇敌忾成为盟者的标志是什么?他们变成势均力敌的仇者的标志是什么?当今世界,霸权主义仍然存在,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