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西方领先) 材料一:1763-191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西方领先)

材料一:1763-1914年在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欧洲的霸权不仅表现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而且在经济文化领域也表现的很明显。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霸权”在政治方面的表现。这一时期欧洲在经济领域的霸权主要因为生产领域的什么重大变革?

(两大阵营)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欧依靠美国”的原因。并指出“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

(寻求自主)

材料三: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戴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欧洲应该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控制。

——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联合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联合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影响?

 

(1)大殖民帝国,两次工业革命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 两极格局 (3)援助西欧恢复经济,摆脱美国的控制,稳定资本主义 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解析】 (1)根据材料“欧洲的霸权不仅表现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可知“欧洲霸权”在政治方面的表现是大殖民帝国。18世纪60年代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2)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可知“西欧依靠美国”的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依靠美国,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东欧依赖苏联,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样形成了两极格局。 (3)根据材料“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控制”可知欧洲联合起来的原因是杯托美国的控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联合起来为了恢复经济发展,稳定资本主义。欧洲的联合,冲击了美国霸主的地位,使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进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不断创新学习是一个国家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必要条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意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并向老师学习。

——《作坊里的日本》

(1)材料一中,日本向“老师”学习后进行了哪次改革?在这次改革中日本向“老师”学习了什么“先进才智”?

材料二:希腊人以区区数百年间,竟然创造了无比辉煌的古代文化,这无疑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希腊的文化成就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合乎历史规律的能动创造。

(2)古希腊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古希腊文化辉煌灿烂,层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请就文学、哲学两个方面各列举一例。

材料三: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仍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和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最终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3)根据材料三概括拜占庭帝国被历史大潮所湮没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美国是近代崛起的资本主义强国,经历过从渴望主宰自身命运到企图成为世界主角的演变。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华盛顿创立了美国”和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你如何理解“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美国在资本主义投资方面,有一美元投入到制造业,就有七八美元投入到农业方面;全国劳动力有一半以上从事农业生产。到1900年,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产值由1860年的33%增至58%;60%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

——摘编自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2)材料二表明,1860~1900年美国在生产领域有什么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3)观察材料三中的图片。分析1933-1937年失业率变化的趋势与美国实行哪一政策密切相关?该政策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创了什么先例?

 

查看答案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在南美洲的南部地区,玻利瓦尔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   )

改正:

(2)日内瓦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   )

改正:

(3)阿尔及利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的崩溃。(   )

改正:

(4)1999年年底,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运河的全部主权。(   )

改正:

 

查看答案

封建时代的亚欧文明争芳竞艳。

(1)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组织编纂了包括《查士丁尼法典》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文献,统称为       ,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2)         (宗教)在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科技的发展与思想的更替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

(1)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可以体现出 ______ 精神。

(2)牛顿出版的科学巨著《 ______ 》,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1867年,瑞典化学家 ______ 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

(4)法国作家______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创作了小说集《人间喜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