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校八年级三班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为题,组织了一次班会活动。 填写表格: 感...

某校八年级三班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为题,组织了一次班会活动。

填写表格:

感悟:⑧

 

①中共一大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③红军长征④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⑤中共七大⑥辽沈、(淮海、平津)战役⑦南京解放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因此填写中共一大。 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因此填写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因此填写红军长征。 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将日军全部歼灭。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因此填写平型关大捷。 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时期,主力决战,即三大战役,是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中华民国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因此填写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因此填写南京解放。 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共关系是指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关系。国共双方从20世纪20年代起多次对抗与合作,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以下是国共两党关系演变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題。

(1)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是哪所学校?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

(2)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不抵抗政策,结果如何?

(3)今年是卢沟桥事变81周年。卢沟桥事变后,为挽救民族危亡国共两党第二次携手合作,哪两大战场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举出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役各一例。

(4)依据材料中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成果及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人延续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时间及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战略决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请分别举出“南湖红船”、“八一枪声”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4)邓小平曾说:“他(毛泽东)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请写出毛泽东使红军长征转危为安的一个事例。

(5)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在1945年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

——摘自百度文库

材料二: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

(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三: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材料四: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谁领导了材料一中的“禁烟运动”?马士所说的“战争果然就到了”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发动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2)材料二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对中国最“新”的危害是如何规定的?从材料看,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

(3)材料三的情况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它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中“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4)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主要经历了哪些探索活动?这些探索活动的共同作用是什么?根据材料四,这些探索活动受到哪些势力的挤压?

(5)回首中国的屈辱史和探索史,你有何感悟?

 

 

查看答案

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台儿庄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百团大战

④淮海战役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③①④②

 

查看答案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以下内容属于大纲规定的是

①减租减息政策

②实行耕者有其田

③没收地主土地

④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