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图所示是某同学整理的俄国1861年改革学习要点。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A....

下图所示是某同学整理的俄国1861年改革学习要点。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A. 背景    B. 目的

C. 内容    D. 影响

 

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缓解统治危机,增强国家实力,1861年沙皇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民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出钱赎买一块份地,由题干信息可知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俄国外交大臣激动地说:“这就是我们的战争!”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几乎同样激动地说出了相似的话。德国主张,“我们必须彻底征服法国,使他永远不再能够挡住我们的路。”英国外交官写道:“我们读到的尽是那些一味鼓吹打仗的文章,战争影响到所有的人。”英国、法国认为,“德国军国主义是橄榄枝上的肿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产生这一态度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900万军人牺牲在战场上,大约1OOO万平民在战争中饿死或病死。战争后期,一位女大学生写道,“只有邪恶和邪恶的化身才是这场战争的主宰。”“荣耀、光荣、勇敢或神圣等字眼变得可憎。”为了应付战争开支,俄国沙皇政府大借外债,许多城市发生饥荒.1917年3月,俄国人民举行起义,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国家人民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3)材料三中“和平制度”是指什么?这一“和平制度”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召开哪两次重要国际会议确立形成的?这两次会议对这一“和平制度”的形成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四  在这篇讲稿中我不希望有模棱两可的字眼,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应忆录》

(4)据材料四概括杜鲁门对战后世界蓝图的设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共产土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冋答”的政治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战火平息后,农民开始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暴动时有发生。因此,苏俄实行了更灵活的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①废除余粮收集政策,实施粮食税。②停止配给制度,允许商品买卖。③放松贸易限制。④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

(1)材料一中“更灵活的政策”指的是什么?该政策取得了什么效果?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

 

1928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2

1

机械制造业

4

2

1

电力

10

3

2

6

4

3

5

3

3

 

(2)观察上表,结合所学,说明1928﹣1937年苏联取得工业化成就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当苏联政府每年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

——《全球通史》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取得工业化成就的同时,存在哪些问题?

材料四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4)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进行“纠正社会弊病”的试验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哥伦布日记

(2)材料二中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是哪一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事件与文艺复兴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有何共同影响?

材料三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材料四  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措施。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法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1870年12月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厂,创办了官营企业。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1880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4)根据材料四,概括日本的工业化的特点。

 

查看答案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他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   

A. 美苏冷战开始    B. 两极格局形成    C. 美苏争霸开始    D. 第三世界崛起

 

查看答案

1941年1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范围的冲突转变为全球性的冲突。这一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日军进犯卢沟桥    B. 德军入侵波兰

C. 日军偷袭珍珠港    D. 德军入侵苏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