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这种状况出现的制度根源是 A. 禅让制 B. 世袭...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这种状况出现的制度根源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下,诸侯有拱卫王室的义务。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春秋时期,诸侯掌握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周天子不得不依附于日益强大的诸侯。诸侯为了抢夺地盘不断战争,社会动荡不安。这种状况出现的制度根源与分封制有关,故正确答案为C。ABD均与题意不符,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你不能够体验到的是

A. 住在干栏式房屋中    B. 穿着用布缝制的衣服

C. 用石刀收割农作物    D. 吃上用陶器煮熟的猪肉

 

查看答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回首往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的历程,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

(从无到有)

材料一  诞生于南湖游船/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历经沧桑的祖国/如同沉睡的雄狮/在您耀眼的光芒下/猛然睁开了双眼。

——选自歌曲《党在我心中》

(从弱到强)

材料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断摸索,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而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和从弱到强的过程。

(从幼稚到成熟)

材料三  □会议……让博古下了台,这样全党终于在毛主席的路线下团结起来,顺利完成了长征。

——陈毅《三年游击战争回忆》(——摘编)

材料四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情况,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叫什么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人民军队”的创建和什么重大事件密切相关?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会议前面的“□”内应该填写什么地点?

(4)材料四中“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哪位国民党将领有关?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的哪位领导不顾个人安危亲赴西安谈判从而最终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河北雄安新区设立后全国人民掀起一股“到雄安去”的热潮。历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奔走于不同的地方。

材料一  “到黄埔去”

各级同学们(指各级中共党组织)

广州军校正拟招收入伍生,望各地速速多选……同学,自备旅费,前往广州投考……此事关系甚大,各地万勿忽视

——中共关于号召报考军校的通知

材料二  “到井冈山去”(下图)

                  井冈山会师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广州军校”的校长是谁?此时的国共两党已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请问此次合作开始于哪一年?

(2)材料二的图中,中国共产党的两支军队在井冈山会师后进行了合编,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是谁?井冈山会师有什么重大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饱受外来欺凌,值得庆幸的是先进的中国人从未沉沦,他们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救亡图存运动,开展了近百年荡气回肠的近代化的探索进程。

材料一  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而被称为“鬼子六”的奕䜣力倡洋务……李鸿章一生事业与洋务相连……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甲午战败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惟一值得中国人庆幸的是,失败后的中国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

——马勇《甲午战争影响:沉痛的转身》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物和哪一救国运动密切相关?

(2)材料二中“甲午战败”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先进的中国人“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进行了戊戌变法,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哪两位?

(3)材料三中的陈独秀于1915年开始领导了哪一救国运动?

 

 

查看答案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1864年7月,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改正:

(2)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改正:

(3)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主”“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改正:

(4)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吴起镇会师,宣告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改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