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古往今来,我国一直重视监察制度建...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古往今来,我国一直重视监察制度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如下图)

材料二  武帝元丰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秋六百石,员十三人

——《汉书百官公卿表》

材料三  刘秀建立东汉后,大力加强了监察工作。……东汉初期的监察在职能上,即整肃吏治、打击贪赃枉法上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中国反腐倡廉网

材料四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方兢《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

材料五  2018年3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将为反腐败工作开创新局面提供重要政治保障,在国家机构建设史和纪检监察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8年3月26日求是网

(1)依据材料一的示意图,秦朝在中央设置的哪一官职掌管监察事务?其决断权由谁来掌控?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采取的哪项措施?从材料看,“刺史”的职能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光武帝加强监察的措施。

(3)根据材料四,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五,回答我国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有什么深远意义?

(4)纵观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1)御史大夫。皇帝。 (2)刺史制度。“察州”(或监察州部)。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3)维护皇权。为反腐败工作开创新局面提供重要政治保障,在国家机构建设史和纪检监察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4)“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保持监察制度的独立;坚持制度创新等。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建立秦朝,政治上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①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皇权至高无上,总揽全国军政大权;②中央行政制度是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地方官员、豪强,加强对地方监察,建立刺史制度;依据材料二“掌奉诏条察州”可知刺史的职能是“察州”(或监察州部);依据材料三可知,光武帝加强监察的措施是:惩处贪官污吏,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3)依据材料四可知,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皇权;依据材料五可知,我国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为反腐败工作开创新局面提供重要政治保障,在国家机构建设史和纪检监察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4)结合所学可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有利于依法治国,保持监察制度的独立;有利于坚持制度创新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中哪一措施直接导致该局面的出现?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特点。根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北魏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魏书》

(2)材料四中,孝文帝为迁都提出了哪些理由?当时把都城从哪里迁到哪里?迁都后,孝文帝又进一步推行了哪些汉化措施?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这两个事例对我国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启示?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齐民要术·种谷》写到:“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材料折射出贾思勰这一观点的核心是

A. 农业生产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B. 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

C. 农业生产要多种经营和商业生产

D. 农、林、牧、副、渔等方面协调发展

 

查看答案

“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统治者的重视

④自然条件优越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小华整理的学习笔记,请你根据笔记内容,概括他的学习主题

A. 江南地区的开发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民族关系的发展

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查看答案

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热播的时候,爷爷给小林讲三国故事时说“三国尽归司马懿”。小林认为不对,最终使国家统一的是另一个人。这“另一个人”是

A. 司马昭

B. 司马睿

C. 司马炎

D. 司马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