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史记》记载秦始皇到梁山宫,从山上望见丞相的车马队浩浩荡荡,很不高兴。有人把这件...

《史记》记载秦始皇到梁山宫,从山上望见丞相的车马队浩浩荡荡,很不高兴。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李斯,李斯以后就减少了随从车马的数量。秦始皇生气的说:“这是有人泄漏了我说的话。”经审问,没人承认,于是他下令将当时在场的人全部杀了,这主要反映了(     )

A. 秦末农民起义的强大力量    B. 秦朝官吏腐败无能

C. 秦始皇的暴政    D. 丞相李斯的权势过大

 

C 【解析】 依据题干“秦始皇生气的说:‘这是有人泄漏了我说的话。’经审问,没人承认,于是他下令将当时在场的人全部杀了”反映了秦始皇没有找到泄露人,竟然残暴的把所有的都杀了。说明秦始皇的残暴。结合课本所学,秦始皇统治后期,赋税沉重,刑法残酷,统治残酷。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题干没有体现,不合题意,故选择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朝诗人李白有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诗中所描述的史实是(     )

A. 秦穆公成为春秋霸主    B.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增

C. 秦王嬴政扫平天下,统一中国    D. 秦二世暴政导致秦朝灭亡

 

查看答案

下列历史人物与事件相连正确的是(     )

(1)在秦国主持变法  (2)道家学派创始人  (3)夏朝建立者  (4)“人文始祖”

A. (1)-a  (2)-c  (3)-d  (4)-b    B. (1)-b (2)-a (3)-d (4)-c

C. (1)-c  (2)-d  (3)-a  (4)-b    D. (1)-d (2)-c (3)-a (4)-b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战国时期,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秦国商鞅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变法。据此判断,商鞅变法发生在(     )

A. 公元4世纪、战国时期    B. 公元前3世纪、春秋时期

C. 公元前3世纪、秦朝    D. 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

 

查看答案

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歌以及病疫等都是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这种文字(见图)最早可能出现在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晋朝

 

查看答案

公元前1600年左右,青铜器时代的开端与得到考古证明的第一个王朝-----商朝的出现是相一致的。为了寻觅铜矿,商王朝至少六次迁都,其中的三个-----郑州、二里头和安阳已经被发掘。商朝青铜器匠的作坊设在宫廷里,他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祭祀用品。上述材料说明的是(     )

A. 商朝将文字可在青铜器上    B. 商朝能制作青铜器

C. 商朝青铜器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    D. 商朝因水灾多次迁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