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体现了唐太宗的 A. 民本思想 B. 农本思想 C. 安...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体现了唐太宗的

A. 民本思想

B. 农本思想

C. 安全第一

D. 人才观

 

D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体现了唐太宗的人才观。这句话的意思是,要使国家安定,唯一的办法就是得到优秀的人才。他在位期间,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民本思想、农本思想、安全第一,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查看答案

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A. 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B.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 加速了两岸城市发展    D. 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查看答案

“589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洛阳,杨坚就是隋文帝。他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了统一、安定的局面。”这段材料中存在几处错误?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查看答案

陈朝灭亡前,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歌谣中的“汝”指( )

A. 西晋    B. 北周

C. 隋朝    D. 梁朝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请回答:

(1)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件?

(3)什么事件成为长征途中的转折,并使得使红军改变了被动的地位?该事件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红军长征之“难”,主要是指什么?

(5)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