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称赞的“...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称赞的“学生此举”指的是。

A. 公车上书

B. 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D 【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自有民国,八年以来”可知,民国八年指的是1919年。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激起北大学生的愤慨,1919年5月4日,北大学生打着“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开始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青年学生以及各阶层人士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带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故D符合题意;1895年公车上书,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不合题意;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不是学生运动,故B不合题意;1911年辛亥革命,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的主要人物有(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 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 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 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 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查看答案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对上述材料中关于甲午战败影响论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的民族危机

B.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战败源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 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查看答案

翻开古书,满纸都是“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文,我们今天读起来晦涩难懂。最早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A. 陈独秀

B. 胡适

C. 鲁迅

D. 李大钊

 

查看答案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包括。

A. 民主主义

B. 民族主义

C. 民权主义

D. 民生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