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引发革命。回望历史,可见一次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生活...

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引发革命。回望历史,可见一次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引起了国家力量的兴衰演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哪个国家?1840年前后该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写出第一次、第二次科技浪潮中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各一例。并说说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写出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一项发明成果。

(4)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推动了社会进步,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举出一个科技带来负面影响的实例,并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1)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火车 汽车 方便了人们出行,改变了人生活方式,扩大了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 (3)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 (4)核泄漏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工业化带来的环保问题等 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趋利避害。 【解析】 (1)依据课本所学,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最先开始于棉纺织业。英国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以蒸汽机作为新的动力,把人力解放出来,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依据课本所学,工业革命中瓦特蒸汽机的出现也推动了交通运输业工具的进步。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内燃机,为交通工具提供了新的动力机器,从而为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明提供了动力。卡尔·本茨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美国人莱特兄弟以内燃机为动力发明了飞机。 (3)依据课本所学,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4)依据问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推动了社会进步,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结合课本所学,原子能的运用可以坚持核电站,为人类服务;但是核泄漏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工业化带来的环保问题等;在利用人类资源、科学技术时,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趋利避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红船领航95载,搏风击浪一帆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2016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5年华诞,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5年波澜壮阔,95年壮丽辉煌。

(1)“南湖红船”发生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标志是什么?

(2)“长征壮歌“胜利结束有何历史意义?今年是长征胜利多少周年?说说你所理解的长征精神。

(3)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奏响的代国歌是什么?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什么?

(4)改革春风吹拂神州大地,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什么?这次会议形成的领导核心?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结合图片一,把下列信息补充完整。

(     )→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     )

(2)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这条道路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3)图片二反映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4)结合图片三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5)从以上三幅图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欧盟成员国使用的单一货币是——

(3)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

 

查看答案

列举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分别扫除的障碍

 

查看答案

与“美国”、“冷战”“遏制共产主义”等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华盛顿    B. 林肯    C. 罗斯福    D. 杜鲁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