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探究一: 以下是秦朝建立后,全国上下都遇到不少麻烦,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怎么解决...

探究一:

以下是秦朝建立后,全国上下都遇到不少麻烦,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怎么解决?请分别写出具体措施。

情景1:丞相王绾说:“现在天下初定,应该实行分封制。”廷尉李斯说:“不行,当初周就是因为分封,诸侯的权力太大,造成长年战争的局面,现在应该实行郡县制。”他们都说自己的建议好,向秦始皇推

情景2:原齐国的赵二拿着一串钱(刀币)来到街上,准备买牛,可是他发现街上的人进行买卖时争吵不休,原来他们拿着各自的钱,谁也不愿意接受对方的钱。赵二看了看手中的刀币叹了口气,丧气地走了。

情景3:王五(原魏国人)到街上买了二尺布,可回到家里自己一量不足两尺。于是他去找卖布的老板退货,可老板(原秦国人)坚持认为自己给足了尺寸,坚决不退……

情景4:秦始皇发布了一封诏书,到南方(原楚国),但这里的官吏却看不懂诏书的内容。

 

情景5:秦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请指出秦朝的疆域范围。

探究二: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同学们现在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以后也要像汉武帝那样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忆汉武帝的有关知识。

(1)为实现思想上统一,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武帝采取此项措施产生什么影响?

(2)汉武帝时期的主父偃提出了一项建议?

(3)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什么钱币?

(4)为强化监察制度,在地方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5)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采取了什么行动?

(6)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什么时期?

 

探究一: 情景1:要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设郡县制 情景2:统一货币 情景3:统一度量衡 情景4:统一文字 情景5: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探究二: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统治思想. (2)颁布“推恩令”,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削弱王国势力. (3)五铢钱 (4)地方设刺史。 (5)派张骞出使西域。 (6)鼎盛。 【解析】 探究一: 根据情景1“不行,当初周就是因为分封,诸侯的权力太大,造成长年战争的局面,现在应该实行郡县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实现统一后,要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设郡县制。 根据情景2“原来他们拿着各自的钱,谁也不愿意接受对方的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经济上统一货币,用圆形方孔钱。 根据情景3“王五(原魏国人)到街上买了二尺布,可回到家里自己一量不足两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经济上统一度量衡。 根据情景4“秦始皇发布了一封诏书,到南方(原楚国),但这里的官吏却看不懂诏书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根据情景5“秦朝的疆域范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疆域范围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探究二: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实现思想上统一,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听从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王国势力。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强化监察制度,在地方汉武帝采取了地方设刺史的措施。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因此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了鼎盛时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尚。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凯撒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传入的?为开辟这一通道做出了最杰出贡献的人物是谁?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精神品质?

(2)请参照材料二地图将这条重要通道的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填在方框内。

(3)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开通这条要道的重要意义。

(4)经过这条通道,诞生于古印度的哪一种宗教传入我国?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次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帝曰:“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1)材料一中所述的是历史上哪次改革?发生在什么时间?概括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这次变法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的“帝”指谁?体现了哪一项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除该项措施外,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此次改革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3)通过对材料二的分析,你认为古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4)根据上述问题以及当今社会,请你谈谈改革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下列与祖冲之有关的科技成果是

A. 撰写了《齐民要术》

B. 发明了“麻沸散”

C. 创编了“五禽戏”

D. 创制出《大明历》

 

查看答案

欣赏自然风光、游历山川河流,能陶冶情操。小明一家准备在寒假游历长江三峡,出发前小明要了解古代长江三峡的风貌,他应该查阅的著作是

A. 《水经注》

B. 《齐民要术》

C. 《天工开物》

D. 《本草纲目》

 

查看答案

两汉时期,西域指的是(  )

A. 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B. 今新疆

C. 古长安以西    D. 匈奴所在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