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你的两颗门齿,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你用过的粗糙石器,在向我们诉说着人...

“你的两颗门齿,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你用过的粗糙石器,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智慧的闪烁;那遗留着的炭屑和烧骨啊,是不是告诉后人,你已经征服了火的精灵?”诗歌中的“你”距今约

A. 170万年    B. 70万-20万年    C. 3万年    D. 6000年

 

A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这些远古人类被称为元谋人。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可以看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A项符合题意;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B项不合题意;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3万年,使用打制石器。C项不合题意;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工业化成为人类文明演进的主要趋势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所示图片为伦敦水晶宫,是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的展馆。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英国在这次博览会上有可能极力展示的产品主要有哪些?

材料二: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的应用。……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型工业部门发展迟缓。同一时候,美国对新技术的态度则完全相反。美国在这时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集聚了力量。  

——根据《世界经济运动轨迹探索》等改编

(2) 由材料二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写出一例美国在交通领域的创新成果。

材料三: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场得到的东西比矿山和工场从科学得到的东西多得多。……甚至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也是如此。但是,到19世纪末,形势起了根本的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属的、咨询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完全新的工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能源是什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材料三中提到的“完全新的工业”有哪些?(至少举两例)

材料四:对于工业革命的影响,(美)托马斯·K·麦格劳曾说:“工人的工资翻了一番;住的是舒适的新房;土地、道路和其他环境都有了令人满意的快速提高。” 而黄正华在《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中说:“……工厂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工人居住在肮脏的棚户区和墙上流着水的地下室,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野,酗酒成了唯一的精神安慰。”

(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材料四中两位作者的观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查看答案

思想解放是推动国家崛起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惩罚过错)不避大臣,赏善(赏赐善举)不遗匹夫。”

材料二:布克哈特评论但丁时说:“他对于这些问题的发言——往往只是很少几句话——也没有一句不是他那个时代的最有分量的语言。”

材料三:现代文明的美国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斗争。     

                      ——1918年8月23日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1)材料一中两个观点分别属于百家争鸣时期哪个学派的思想?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那个时代最有分量的语言”指的什么思想?列举但丁体现这一思想的一部作品?

(3)由材料三可知美国独立战争的斗争对象是什么?战争期间通过的哪部文献蕴含着“自由、平等”的思想?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

 

查看答案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中国通史》

材料二: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全球通史》

材抖三: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阻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亚历山大二世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四:当日本在19世纪中期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从材料看,这项法令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的“天朝”指的是中国哪个时期?这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回国后推动了哪一事件的开展?

(3)材料三中阻碍“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这种制度”是什么制度?依据材料回答沙皇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4)由材料四可知日本明治维新的外部原因是什么?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这场改革给日本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5)综合上述问题,谈谈对改革的认识?

 

查看答案

17世纪以后,社会转型的步伐加快,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下列历史人物的作为顺应这一发展潮流的是:

①英国查理二世复辟,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攻倒算”; 

②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使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③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帝国由胜而衰; 

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达尔文的学说)要点已为现在所有的科学家所接受。但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在宗教界,则存在着激烈的反对意见。”宗教界反对达尔文的学说,主要是由于该学说(    )

A. 否定了神创论    B. 违背科学规律    C. 宣扬了马克思主义    D. 论证方法错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