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开天辟地”和“生死攸关”分别形容中国共产党的哪两次会议( ) A. 八七会议、...

“开天辟地”和“生死攸关”分别形容中国共产党的哪两次会议(  )

A. 八七会议、遵义会议 B. 中共一大、八七会议

C. 中共一大、遵义会议 D. 中共一大、中共七大

 

C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21年7月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1年出版的外国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八国联军侵华    C. 甲午中日战争    D. 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

A. 自强求富    B. 君主立宪    C. 民主共和    D. 民主科学

 

查看答案

孙中山一生当中最突出的功绩是领导了  (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义和团运动

 

查看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范围的浩劫,给全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同盟条约在维也纳签订,其主要内容是:缔约一方受到俄国进攻时,两缔约国应以其全部军事力量实行互助,不得单独媾和;如果缔约国一方遭到另一国家进攻时,另一方则应保持善意的中立。后来,意大利也与这两国签订了同盟条约。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零3个月,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大洲。双方军队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大战中双方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

材料三  1919年,战胜国与德国签订的条约规定:(1)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2)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3)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4)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该条约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哪一国家?材料一中三国所结成的军事集团是什么?为了与该集团对抗,当时欧洲形成的另一军事集团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这一条约叫什么?以这一条约为主所构成的国际新秩序叫什么?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战胜国与德国签订这一条约的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具有哪些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型蒸汽机的出现,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提及的新型蒸汽机是谁改进的?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一项。

(2)材料二展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发明成果,它们的发明者分别是谁?

(3)以上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4)这两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它们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