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 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 创建福州船政局

C. 成立轮船招商局

D. 修筑京张铁路

 

C 【解析】“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体现的是求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洋务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包括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故AB体现的是自强,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为求富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故C符合题意;修筑京张铁路的是詹天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赵烈文如此评价主要是因《资政新篇》(  )

A. 有利于实现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B. 可作清政府全面改革内政的借鉴

C. 体现了与洋务派一致的改革追求    D. 主张向西方学习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

 

查看答案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

A. 封建军阀垮台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逆历史潮流必将受到惩罚

C. 资产阶级共和制度适合中国

D. 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

 

查看答案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段文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 英国军队火烧美国白宫

B. 日本军队攻占南京

C.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

D.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查看答案

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俄国    C. 法国    D. 日本

 

查看答案

关于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原因,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广大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英勇抵抗

B. 清朝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C. 经济落后,旧式的刀、矛、弓箭、抬枪等武器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和大炮

D. 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不敌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