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载入法国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载入法国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联合国总部、国际红十字会总部也悬挂着这句人类最伟大、最纯粹的道德伦理。这句对人类最有用的普世价值最早由谁提出?

A. 老子

B. 孔子

C. 伏尔泰

D. 孟德斯鸠

 

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话出自《论语》,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名言。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习近平主席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软实力,儒家思想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表述中,体现儒家民本思想的有

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④“天下为主,君为客”

⑤“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A. ①②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

和孔子同一时代的道家学派创始人是

A. 老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

 

查看答案

“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地发现,除了是祖国境内最早人类的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1亿多年的恐龙公寓…….”你知道这则报道中的“这块土地”是哪里吗

A. 陕西西安

B. 浙江河姆渡

C. 山东大汶口

D. 云南省元谋县

 

查看答案

相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出现了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

A.

B.

C.

D. 尧、舜、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雨果愤怒地谴责英、法侵略者:“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

材料二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1)上述材料反映的中国被劫掠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2)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

(3)面对列强的侵略,人民做出了什么反应?其斗争的目标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4)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他们的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