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エ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エ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好、工贼",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1)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通过什么制度得以实现?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3)材料三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什么现象?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谈一谈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出现曲折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教训。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4)原因: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正确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启示与教训: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走一帆风顺的;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我们要遵循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搞个人崇拜等。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我国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又急于求成,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困难。 (3)根据合所学知识可知,1966-1976年,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在文革中,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民族与法制受到践踏。材料中反映的现象是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的践踏。 (4)根据题干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由于我国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从而导致我国的经济建设曲折发展。由此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教训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走一帆风顺的;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我们要遵循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搞个人崇拜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桌子持子,能造茶碗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

(2)为改变上述现状,我国政府做出了什么决定?在这一决定中发展的重点是什么?这个决定的结果如何?

(3)“一五计划”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分布在哪里?试举两例说明。

(4)“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图片、回容问题:

(1)图一是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图三的出现与什么事件有关?在图三所反映的事件中,党和国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3)对图一、图二、图三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事件应如何评价?

 

查看答案

1956-196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的特征

A. 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 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查看答案

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文革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③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九一三”事件

C. 周恩来主持国家日常工作

D.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