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它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摘编自198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概括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写出“防御系统”指什么?并概括其修筑的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两大工程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1)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防洪、灌溉。 (2)长城;对阻挡游牧民族的骚扰,保障内地的生产起过一定的作用,从而有利于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都江堰的修筑充分利用当地地理条件,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起到了防御匈奴进攻的作用。 【解析】 (1)结合材料一可知,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是“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依据所学可知,水利工程的作用是防洪、灌溉,都江堰也不例外。 (2)结合材料二,依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这就是万里长城;长城的修筑对阻挡游牧民族的骚扰,保障内地的生产起过一定的作用,从而有利于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李冰等修筑都江堰时充分利用当地地理条件,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充分显示出劳动人民的智慧;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起到了防御匈奴进攻的作用,有利于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译文:周武王怀念以前的圣明君主,于是把焦这个地方封给神农之后,把祝这个地方封给黄帝之后,然后封各个功臣谋士,封姜尚到营丘,称作齐地。把曲阜封给弟弟周公旦,称作鲁地……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译文:天子到诸侯那里去叫作巡狩,诸侯朝见天子叫作述职。……一次不朝见,就降他的爵位;两次不朝见,就削减他的封地;三次不朝见,就派军队去。

(1)根据材料一指出周武王实行的政治制度,并概括可受“封”者有哪几类?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诸侯对周天子应尽的义务,并说明周天子与诸侯间存在的关系。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实行这种政治制度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材料 

(1)秦始皇及其子的暴政引发的秦末农民起义是谁领导的?

(2)小历同学认为,“秦始皇就是一个暴君”。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有

①推行郡县制

②统一货币

③统一度量衡

④修筑长城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项羽的起义军英勇善战,缔造出的以少胜多战役是

A. 阪泉之战

B. 牧野之战

C. 城濮之战

D. 巨鹿之战

 

查看答案

为便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朝最早统一使用的文字为

A. 楷书

B. 小篆

C. 甲骨文

D. 隶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