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8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警报声响!南京全城...

2018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警报声响!南京全城静止!行人默哀,汽车停驶鸣笛……再次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抗争是中国人民最深刻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太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1)据材料二指出五匹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

材料二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战的彻底胜利。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2)全民族抗战始于什么事件?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材料三  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3)材料三中的“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指什么事件?是由哪两个人发动的?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四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这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4)材料三中的“这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指挥员是谁?

(5)综上所述分析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巴黎和会上日本取得管理山东的权利)。目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核心:爱国主义。 (2)七七事变。原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百团大战;彭德怀; (5)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人民实行全民族的抗战。不怕牺牲,捍卫民族尊严,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决心等。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太失败了”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可知,五四运动的目的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百团大战;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40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本的战役。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人民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第二问开放性题目,不怕牺牲,捍卫民族尊严,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决心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1)材料一中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为此他们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在思想上具有怎样深远的意义?

材料三  为了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亡,为了拯救民众于水火,一批仁人志士揭竿而起,浴血奋战;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前赴后继,屡蹶屡战,英勇牺牲,“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一批革命志士“敢以颈血溅诸侯”,以手枪、炸弹等铁血手段对抗残暴的专制政体……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同时这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永远值得炎黄子孙尊敬和怀念。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识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4)材料四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是指这场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它们分别指什么?后来这场运动在十月革命后,开始宣传什么理论,将中国革命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5)综合以上材料,你对19世纪中期至1919年的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何评价?

 

 

查看答案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首抗日救亡的歌曲,带给人们巨大的精神力量。创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激发中国人民抗日斗志的歌曲有

①《义勇军进行曲》

②《长征组歌》

③《黄河大合唱》

④《北伐军军歌》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界上。”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冲的句话,其作者是

A. 郭沫若

B. 鲁迅

C. 茅盾

D. 聂耳

 

查看答案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

A. 变法图强 B. 民主共和 C. 民主科学 D. 实业救国

 

查看答案

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军事行动被毛泽东形象地比喻为“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人敌人的胸膛”。下列关于此次军事行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军事行动指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B.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 将战争引向国统区

D. 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