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

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创办军事工业

B. 创办民用工业

C. 筹建新式陆海军

D. 派遣留学生

 

B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准确认识,准确理解材料大意是解题的关键,材料中李鸿章认为:中国贫穷的根源在于没有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发展工业求富之意,煤矿、铁矿、铁路、电报等行业属于民用工业,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以“求富”为口号,发展民用工业,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

A. 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 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 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D. 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查看答案

1842年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1851年反帝反封建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6月义和团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取得大捷。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A. 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B. 中国人民探索史

C.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 西方侵华史

 

查看答案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同学在某一主题图文结合的探究学习中搜集的图片资料,请你也参与这次探究学习活动:

(1)图片A、B、C、D分别反映的事件及其产生的结果是什么?

(2)从图片A、B、C、D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从中获得的启迪是什么?

(3)通过以上图片和问题的解决,你知道该同学探究学习的主题是什么吗?

 

查看答案

近代历史上,中国和日本发生过两次战争。这两次战争中国一败一胜,都给中国带来了深远影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上述材料是《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它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这场战争清政府战败了,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2)试简述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原因。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3)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那么,人类应该怎样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战争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