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人在抗日战争《千字文》中写到“平型告捷,狙歼板垣。南京屠杀,血腥毕见。卅万军民...

某人在抗日战争《千字文》中写到“平型告捷,狙歼板垣。南京屠杀,血腥毕见。卅万军民,含恨九泉……晋冀鲁豫,报仇焰燃。”此文直接涉及的史实有

①平型关大捷

②淞沪会战

③南京大屠杀

④敌后抗日斗争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B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平型告捷”、“南京屠杀”、“晋冀鲁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的率领下,歼灭日军1000多人,所以,“平型告捷”与平型关大捷有关;1937年12月,日本在南京制造“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所以“南京屠杀”与南京大屠杀有关;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所以,“晋冀鲁豫”与敌后抗日斗争。因此,①③④三项是题干涉及的史实,B项符合题意;②项在题干中没有涉及到,需排除含②的ACD三项。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材料中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发表的?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查看答案

20世纪20年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缘于对信念的坚守毅然决然地选择暴力反抗的道路,从此,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这次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查看答案

翻开《谢觉哉日记》,1921年6月29日有这样一行字: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00000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其中大事是指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重庆谈判

 

查看答案

孙中山一生致力于革命,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

A. 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 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    D. 袁世凯统治未被推翻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夷物”到“洋务”、从“淫巧”到“长技”、从“臣民”到“国民”的历程:下列主张体现了由“臣民”到“国民”转变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师夷长技以自强”

C.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D. “民族、民权、民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