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结合下面如图两幅图片同答问题 请回答: (1)请说出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

结合下面如图两幅图片同答问题

请回答:

(1)请说出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

(2)为抗击日寇,中华民族英勇奋战,请分别说出这两次侵华战争中的战役各一例。

(3)请你举出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一例。

(4)这两次战争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1)甲午中曰战争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黄海海战和台儿庄战役。 (3)1937年12月,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甲午中曰战争中国战敗,因为: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驰,指挥失误;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军事力量强大。抗日战争中国胜利,因为: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对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世界人民和爱国华侨的支持。感想: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实行全民族的抗战等。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致远舰冲向吉野号”,“日军投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致远舰冲向吉野号”;1945年,日军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因此材料反映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是甲午中曰战争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抗击日寇,中华民族英勇奋战,如甲午战争时期,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一例;如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将其作为战时的陪都;日军占领南京后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敗,因为: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驰,指挥失误;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军事力量强大。抗日战争中国胜利,因为: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对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世界人民和爱国华侨的支持。感想: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实行全民族的抗战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鴉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6月3日,北平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口号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进行了变革,根据所学元成下列表格内容。

 

国家

名称

面临危机

性质

共同作用

中国

       

内忧外患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俄国

1861年改革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日本

明治维新

民族危机和幕府统治危机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和图三分别代表哪个古代文明?

(2)图二文明时期,哪位国王建立了统一的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图三国家中国王应属于哪个等级?

(4)图中三个文明发祥地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

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支撑这一变化的动力是

A. 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应用

B. 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C. 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 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有一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缪论,冲击了封建神学思想,这项理论是

A.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B.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C.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D.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