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又具有坚决反抗外敌入...

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又具有坚决反抗外敌入侵的传统。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温家宝指出,历史告诉我们,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中日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对两国、对亚洲、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新浪网·新华社北京(2009年)11月11日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遣唐使来华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到达中国?

他们到中国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遣唐使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哪里?他的东渡有什么历史意义?他具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倭寇”是在什么时候骚扰我国沿海地区?当时在我国东南沿海领导人民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谁?他取得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面对曾经一度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而后多次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的日本,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

 

 

(1)途径:渡海;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贡献:把唐朝先进的文化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2)目的地:日本.历史意义:在日本传 播中国的先进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精神:不畏艰难险阻、坚忍不拔(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3)时间:明朝中期.民族英雄:戚继光;主要功绩:带领军民解除我国东南沿海的倭患. (4)加强交往与了解,相互学习,以和为贵。同时,积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绝不能让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重演(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①由“日本遣唐使来华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日本遣唐使来华主要途径是渡海;②由“日本遣唐使到中国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隋唐时期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国家,经济繁荣,于是日本遣唐使到中国主要是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③由“遣唐使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作出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把中国唐朝先进的文化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2)①由“鉴真东渡的目的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 ②由“鉴真东渡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日本传 播中国的先进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③由“鉴真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53年,鉴真以66岁高龄,第6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他那不畏艰难险阻、坚忍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①由“倭寇骚扰我国沿海地区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嘉靖年间,倭寇的残暴骚扰东南沿海,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②由“在我国东南沿海领导人民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人民的支持下,肃清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这是历史上我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次胜利,捍卫了中国的主权,保障了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4)由“看待今天的中日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应该加强交往与了解,相互学习,以和为贵,和则两利。同时,积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绝不能让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重演(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作品中深刻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的是(  )

A. 《三国演义》    B. 《红楼梦》    C. 《西游记》    D. 《水浒传》

 

查看答案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专制集权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思想控制的加强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

A. 金、元 B. 辽、清 C. 元、清 D. 辽、元

 

查看答案

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此项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                                             (    )

A. 加强了对宗教事业的管理    B. 团结了广大宗教人士

C. 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D. 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x藏的各种图谋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少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明太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B. 郑和航海最远到达地中海西岸

C.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由江苏南京出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