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 ②麦哲伦的航行证明了...

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

②麦哲伦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③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

④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D 【解析】 根据新航路开辟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由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选项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①②③④D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三大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大宗教都产生于亚洲

B. 文艺复兴打破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动摇天主教神学统治的根

C. 穆罕默德以伊斯兰教为根基创建了阿拉伯帝国

D. 基督教创始人是默罕默德

 

查看答案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今年2018年是十九大后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的发展证明: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春秋时期的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商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重要的历史事件?

(3)材料三中的“魏主”指的是谁?他为“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采取了什么措施?除此以外,“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创新的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汉书》

材料二  “八王之乱”形势图

材料三  西晋末,北方流民南迁人数激增,他们不但为常武地区增加了大批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北方的小麦南朝时在江南大量种植,一年稻麦两熟,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常武地区经济的发展。

——《常州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汉书》所载的江南地区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三中“西晋末,北方流民南迁人数激增”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西晋末年常武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

(4)比较材料一、三,概括古代中国江南的经济发展状况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领略迷人的西域风情,聆听沙的呼吸,触摸历史的脉搏

——追寻丝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莫高窟壁画

材料二:地图博物馆

材料三:史书地方志。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沿着这条道路,千余年间,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汉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摘自《七上中国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材料一所示壁画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丝绸之路从①        (城市名)出发,穿过(河西走廊),最终到达(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地方,这在古代称为②        最远可到达③       

(3)材料三认为“丝路”的长期维持主要得益于西汉政府设立的什么机构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惜秦皇汉武,言之有理即可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大臣的什么建议,使诸侯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为什么这个建议会被汉武帝接纳?

(2)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哪个大臣的建议?这个建议是什么?

(3)汉武帝除了在政治、思想上加强统一,还在经济上把哪两个方面的经营权收归中央,改善国家财政?

(4)材料三中涉及的秦皇、汉武的相同点是       

A.都是开国皇帝

B.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D.都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