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01年,法国探险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迹中发现的黑色玄武岩圆柱上,刻着一楔形文...

1901年,法国探险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迹中发现的黑色玄武岩圆柱上,刻着一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该法律条文是

A.《渣士丁尼法典》    B.《民法典》

C.《摩奴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

 

D 【解析】本题难度有点大,考查知识过于细化,根据题中关键信息:黑色玄武岩圆柱以及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所以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关系,对考察当代国际关系有借鉴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美于中国问题的公约。

﹣﹣《世界通史》

(1)材料一中的“公约”指的是哪一条约?最终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政治格局?这一政治格局寿终正寝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现代国际关系史》

(2)材料二中“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新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什么?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美圆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折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际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变化?

材料四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越文明优越。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4)材料四中,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中国方案?

 

查看答案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历时4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牵涉人口约15亿,超过当时世界总人口数的一半。战争中使用了很多新式式器,如坦克、潜艇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据統计,参战各国死伤人数高达3000多万,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部编九年级《世界历史》

(1)归纳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材料一中,“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战争”期间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是什么战役?

材料二  战争历时6年多,损耗了大量财富,夷平了计多城市和村庄,生灵涂炭,全世界军民死亡60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4000多亿美元

﹣﹣部编九年级《世界历史》

(2)材料二中的“战争”是什么性质的战争?为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此“战争”结束后,建立了什么国际组织?

材料三 马歇尔计划实施后,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经济基本恢复。五六十年代,欧洲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60年代末,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据统计,世纪9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都是高科技产业创造的。1996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德国达58.6%,美国占55.39%,日本占53%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德国经济恢复并迅速增长共同的外部原因是什么?村料反映上世纪90年代美国、日本、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读完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查看答案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古今中外,改革一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暴乱平定之后,彼得一世发动了一场社会变平。他废除了罗斯的传统历法,以欧洲通用的公元纪年取而代之…他强制推行欧洲的礼仪服饰,要求每一个体面人必须做套“西装”……军队需要合格的指挥官,彼得一世不久向欧洲派出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而且先后在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这些新式的学校完全按照兵营管理。

(1)依据材料分析,彼得一世的改革目标是什么?改革的作用有哪些?

材料二 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19世纪60年代),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摘自《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19世纪60年代,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日本“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哪些“东西”?

材料三 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罗斯福)发表的演讲是为了激励整个国家……在那次演讲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我们唯一恐惧的是恐俱本身”。他告诉美国人民要抛弃恐惧,齐心协力帮助围家走出大萧条。

﹣﹣《大国崛起》解说词

(3)罗斯福为“国家走出大萧条”而实施一系列措施称作什么政策?该政策采用什么手段扭转经济形势的?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请你谈谈改革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现代社会面临的首要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是(  )

A. 环境危机 B. 人口增长过快

C. 恐怖主义 D. 宗教纷争

 

查看答案

计算机网络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 将世界各地联成一个整体    B. 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

C. 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D. 制约社会信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