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 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B....

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 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B.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 中国国际地位发生了变化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所以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正确答案为C。ABD都是由社会性质改变而引发的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品对联“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揭示的问题是

A. 因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仇杀

B. 说明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

C. 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

D. 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巨大危害

 

查看答案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日关系急剧恶化,某中学八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了“近代中日关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材料一   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給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开通商口岸等。

(1)材料一是《马关条约》的内容,它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这场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日本曾经在中国近代史上两次中断和干扰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第一次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开始迈向近代化的门槛,日本通过挑衅的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尝试。第二次是1927年到1937年这段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在长江下游一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日本尽一切机会挑衅中国。  

——摘自《中国崛起策》

(2)为打断中国第二次近代化进程,日本先后发动了哪些事变? 

材料三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一次的被打断,但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没有气馁,没有放弃,而是一次次战胜艰难险阻,重新整装出发,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摘自《光明日报》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中日两国的矛盾不断浮出水面。虽然中国外交部不断强调两国有必要增进战略互信,重视对方的发展机遇,视对方为发展伙伴,但是就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领土纷争等问题,中日仍然争锋相对。   

(4)根据材料四,指出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如何使中日两国关系健康发展。

 

查看答案

南京和北京作为两大古都,南北相望,成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南京篇】 南京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1)请你举例说明南京“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

(2)你认为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的主要依据分别是什么?

【北京篇】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3)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请列举五四运动时期的一句口号。

(4)在解放战争的哪次战役中,北平和平解放,千年古都回到人民手中?

(5)你从上述内容中获得哪些启示?(至少写出2点)

 

查看答案

从1921年到2018年,97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雅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

材料一  诞生于南湖游船/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历经沧桑的祖国/如同沉睡的雄狮/在您耀眼的光芒下/猛然睁开了双眼。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人民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 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2)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人民军队从弱到强,不断发展,请写出在不同时期人民军队曾经使用过的名称。

材料三  ¨会议……让博古下了台,这样全党终于在毛主席的路线下团结起来,顺利完成了长征。

——陈毅《三年游击战争回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会议前面的“¨”内应该填写什么地点?该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4)以1936年发生的国内重大事件的解决方式为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材料五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制、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来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始終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5)依据所学知识,材料五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是指哪一事件?指出在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两党在徐州地区展开的战役名称。

材料六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成功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6)材料六中“成功探索出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经历了从“自强,求富”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材料中,“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指的是哪四次侵华战争? 

(2)材料二中,“自强,求富"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二中“变法维新”开始的标志是什么?“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指的是什么事件? 

(4)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呈现出了怎样的规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