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了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胜仗”是指

①平津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渡江战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间,毛泽东经常不顾疲劳,彻夜不眠地工作。在他屋里的那张旧写字台上,为前线起草的指示、电文竟达190份之多,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依据题干信息“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可知,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主力展开战略决战,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故A.①②③符合题意;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的统治,故含有④的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7年中共中央公布的一份重要文件中规定:“乡村农会接收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的上述财产的多余部分分给缺乏这些财产的农民及其他贫民。”以下对这一文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B. 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C. 推动了国民革命蓬勃发展

D.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查看答案

1944年6月6日,6000多艘战舰、运输船和登陆舰艇驶出了英国港口,当它们正利用夜暗接近法国海岸时,专门派出的3个空降师所属伞兵部队已经升空。这一军事行动的执行者是(  )

A. 苏联军队 B. 美英盟军 C. 德国军队 D. 日本军队

 

查看答案

1941年6月22日3时30分,德军在东线从黑海至波罗的海的整个正面发动了决定性的进攻。希特勒在一份很长的告德国人民书中力图向德国人民和全世界解释这一新冲突的必要性。“这一新冲突”是指

A. 突破马奇诺防线

B. 德国空袭不列颠

C. 太平洋战争爆发

D. 苏德战争的爆发

 

查看答案

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函要求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这里“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查看答案

在那座城市,因为一场争论,确定了中国革命的前进航向;在那座城市,因为一次会议,奠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那座被称为“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城”的城市是

A. 南京

B. 北京

C. 上海

D. 遵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